要说夏家来头,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夏守赟,并州榆次人,父亲夏遇是大宋武骑军校。夏守赟四岁的时候,父亲夏遇率领三百骑随军出征,和大辽国作战为国捐躯。
夏守赟有一个哥哥叫夏守恩,在襄王(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府当差。某一天,襄王赵恒心血来潮,居然询问夏守恩兄弟的情况。
要说这个夏守恩很会来事:“启禀王爷,兄弟夏守赟四岁的时候,家父就为国捐躯了。我每天在王府侍奉,没有时间抚养他,心里总是挂念着,睡觉都梦见他。”
忠臣良将,帝王之宝。夏守恩这一张温情牌、忠心牌打得好。
襄王赵恒第二天就命人把夏守赟接进王府,从此就居住在王府之中,而且专门安排奶妈和奴婢伺候着,自然属于赵恒亲信之中的亲信。按照后世满清鞑子的说法,相当于包衣奴才。
此后赵恒登基当皇帝,当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夏守赟被提拔为走马承受。
走马承受,这个官职并不大,却具有皇帝特使的身份。只要走马承受认为事关重大,他就可以直接进京向皇上当面呈奏。
这一来二往,夏守赟的官职越做越大,已经到了镇海军节度使。可是他的哥哥夏守恩不争气,认为有弟弟在皇帝身边罩着,居然肆无忌惮的贪污受贿。
夏家不过是平头百姓出身,父亲夏遇不过一个小小军校。因为夏守赟属于天子门生而变成大世家,早就是文官集团的眼中钉。
御史们联名上奏,结果不仅夏守恩被一撸到底,夏守赟的镇海军节度使也被罢官免职。
好在夏家族人已经把生意做大了,能够想办法弥补,当时大宋朝廷和大夏国战争不断,边关急缺战马。
夏家一次送给朝廷三千六百匹战马,夏守赟直接被提拔成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并且御赐宝剑一把。
夏守赟这个人虽然比较正直,但属于不学无术之辈,更没有军事谋略,而且胆子不大,结果三关军卒都不怎么买账,夏守赟的都总管当得很窝囊。
晏殊和宋绶二人主管枢密院的时候,宋真宗赵恒也觉得夏守赟不是带兵的材料,所以把他召回来一同主管枢密院事务。夏守赟去世后追赠太尉之职,谥号为忠僖。
按照《周书谥法》的说法:有过为僖。所以夏守赟的盖棺定论是:此人忠诚但有过失。
因为大宋朝的宗旨是:只要你不想造反,一律鼓励发财致富,而且还有专门保护条例。
夏家后人终于明白,在朝廷里面当官真不容易,还不如做生意赚俩钱儿来得自在。
转眼就是六十多年过去,当年的朝廷夏家变成了三晋商贾世家,家资亿万。不敢号称富可敌国,那有欺君之罪。
要说夏家的财富,坊间传说“半平阳”。也就是说,整个平阳府有一半都是夏家的,或者说夏家的财富可以买下半个平阳府。
李宪此前看见夏安民的连续大手笔,就已经有些头晕了。可是等他进入临汾城,才知道什么叫有钱有势。
焉耆马的确不是盖的,李宪他们从郭壁镇出发之后一路上没有停留,直到太阳快落山的事后才赶到东门外。
按照李宪的想法,既然紧急把自己找过来,应该直接到夏府才对,可事实刚好相反。
进入东门的时候,就已经有夏家的两辆豪华马车在等候。夏安民自己乘坐一辆,李宪乘坐一辆紧随其后,韦十娘带领第四女兵连随后跟进。
七弯八拐半个多小时,马车终于停住。李宪掀帘下车一看,原来是一处大宅院,门口忙碌的男女一大群。
门前左右两侧有拴马桩也就罢了,居然都是汉白玉柱子。五级台阶上门厅,居然是中间大门外带左右侧门。大门楼两侧连着三人多高的围墙,左右两侧还有进出的边门。
整个正面宽度起码三十米,还不知道进入大门之后有多深。仅仅是一座门厅,就能看出红墙绿瓦,气势非凡。
几个男佣人在梯子上正悬挂一块牌匾,李宪偏头一看,居然是“李府别院”四个镏金大字!
夏安民跳下马车就吼了一嗓子:“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你们家相公接进去服侍安顿?”
相公,这是对三品以上大员的敬称,李宪也不知道说的是谁。
这一嗓子不要紧,门厅里面顿时涌出莺莺燕燕一大群。首先给夏安民道了万福,紧接着来到李宪面前摆成两排道万福:“恭迎相公老爷回府!”
李宪凝神一看:我的个乖乖,一共十八个小姑娘,年纪都在十一二岁模样。头戴金簪珠花,身穿水红色襦裙,身后还有淡紫色褙子。
“姑娘们先起来吧!”李宪双手微抬应付一声,随即扭头看着夏安民:“夏老先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夏安民耸耸肩:“老夫上车之后才听车夫说起,究竟怎么回事,还得回家请问族长才明白。今日跋涉一天,你还是赶紧进去,香汤热水早就备好,晚膳已经齐备。这些小娘子需要沐浴更衣,后院有马场可以安置。老夫这就告辞!”
夏安民拱拱手转身上了马车,留下李宪在原地发愣。
十八个侍女再一次齐声叫道:“恭迎相公老爷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