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日常_209(1 / 2)

宠妻日常 九月轻歌 1859 字 2个月前

让周家女进到袭府——那之前袭朗弹劾睿王算什么?真要让他们如愿,袭朗日后又该如何行事?

便是只为这一点,香芷旋也不能同意。她宁可落一个善妒的名声,也不允许袭朗陷入为难的境地。

是,以她对袭朗的了解,便是有女子进到袭家,也只是个摆设。但是摆设跟摆设不一样——周家女进来就是做摆设的,只是要促成两家的裙带关系,抬进袭家就行,她们什么都不需做。

睿王妃听得香芷旋的话,神色微冷,“这样说来,你是看不上周家这门第?”

“妾身不敢。”香芷旋语声恭敬,“一来,妾身不敢做主;二来,妾身觉着若如您所言,实在是委屈了周家千金。同为女子,又有几面之缘,妾身觉着周家千金还是风光出嫁最好。”

睿王妃又好气又好笑。不同意就不同意,偏生还做出一副为他人着想的样子。

周夫人却笑道:“袭夫人多虑了。民间有句话,叫做宁做英雄妾,不为庸人妻。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女儿素来仰慕卫国公世子,不要说做世子爷的妾,便是在他身边做个丫鬟,也心甘情愿。”

香芷旋瞥了一眼周家两个女孩子,见两人俱是红了脸,一副羞怯的样子。真是让她无语至极。

睿王妃继续用话敲打香芷旋:“莫不是看不上她们庶出的身份?周家四小姐倒是嫡出,样貌也比她们更为出色,能与宁大小姐比肩。皇后娘娘与周家倒不是舍不得她,只是有一点啊,她要是进了袭家门,怕是会抢了你的风头。有些事你兴许还不知道,今日话赶到这儿了,我就与你提一提——当初袭阁老不是没为袭少锋的婚事筹谋过,他看中的人选之一,便是周四小姐。”

“哦。”香芷旋语气浅淡,抬眼凝住睿王妃,牵了牵嘴角,“那又怎样呢?”

?

☆、第138章

?  “那又怎样?”睿王妃很是好笑的样子,“我这话说得还不够明白么?”

“妾身愚钝,不明白。”香芷旋笑了笑,“在妾身听来,不过是一桩甚至没摆到明面上的事。眼下国公爷去了寺里常住,不问世事,他老人家都已放下了,妾身自然不会计较本就不知情的前尘事。”

“可你得这么想啊——”睿王妃开解道,“自来有句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话,你今日痛快地同意,皆大欢喜。要是不同意,我与王爷若是逼不得已出下策,到头来还是能如愿,届时袭少锋少不得落一个风流的名声,往后效法那般下策的人必不会少。你又何必为自己平白惹来后患呢?”

“此事妾身不能做主。”香芷旋抱歉地笑了笑,“况且又何苦呢?实不相瞒,妾身不是待人周到的性情,今日将人抬进来明日就打发出去的事儿也不是做不出,着实不想委屈了周家千金。您也清楚,害喜的时候,难免心浮气躁。这些日子妾身全赖婆婆夫君为着子嗣着想,百般忍让。”

周夫人听香芷旋提及子嗣,目光微闪,笑道:“袭夫人,我今日带着两个女儿上门来,也算是将脸面豁了出去,再有王妃说项,已是给足了袭府面子。此事说到底是你房里的事,你点头同意,便什么事都没有。你要是如何也不同意,惹得王妃心急上火动了胎气,那可就不好了。你可别忘了,王妃怀着皇家子嗣呢。”

香芷旋侧目看着周夫人,不以为意,“周夫人说笑了。我这段日子可是时时处处都在为殿下着想,殿下胎象不稳的时候,我不顾自己怀着身孕,千方百计地寻到了名医,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啊。若是有半点儿不顾殿下身子的心思,当初何必那样做?说谁不顾殿下身子骨都行,只我不会那么做。”语声顿住,又看向睿王妃,“是妾身说的这个理吧?”

“……”两个人一时语凝。

这倒是真的。不管怎样,香芷旋那份被强加到头上的功劳,宫里宫外都传遍了。任谁都没可能行径前后不一,自己打自己的脸。

睿王妃想要在袭府借着胎儿闹事,也只能是周夫人一念之间的事儿。不可行。

“不管怎样,你还是与袭少锋提一提吧。”睿王妃道,“我不觉着他一再难为睿王有何好处。”

“是袭府难为睿王么?”香芷旋略显困惑地道,“有因才有果吧?”

“我还以为你是个聪明人,眼下看来……”睿王妃视线在香芷旋腹部打了个转儿,“好歹你也该为胎儿着想,万一……你在这府里还能如现在这般风光么?”

香芷旋目光冷淡,语气依然柔和:“您也该为着子嗣着想,诸如这般劳心劳力的事情,派个人传话就行了。”又叹口气,“不瞒二位,近日大夫常常劝我不宜劳心劳力,万不可离府走动。同是有喜之人,殿下也要事事当心才是,毕竟月份还小,大夫是肯定不会赞同您常出门走动的。您担心我的,也正是我在担心您的事儿。”

她最厌恶的,便是谁用她腹中胎儿的安危来要挟甚至诅咒她,不论言辞强硬或柔和,都要反驳回去的。

再说了,都是一样的情形,何苦相互为难呢?

睿王妃抿了抿唇,满目不悦。

香芷旋微微挑眉,之后取出怀表看了看,曲膝行礼,“妾身该去服安胎药了,还望殿下恕我招待不周。”

“得了。”睿王妃摆一摆手,“你已把话说尽了,也罢,让你婆婆来与我说话。”

“是。”香芷旋告退,命含笑去请婆婆来偏厅,自己回了清风阁躲清静。

袭朗与蒋修染出了醉仙楼,回了袭府。

两个人不想整日里相形出入,但是皇上派给了他们左一桩又一桩的事,似乎很是乐于看两个人各持己见再相互退让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