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6635 字 2个月前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陈敬云在南京重立国会并公开的宣布对袁世凯进行讨伐后,长江沿线局势紧张,这个时候袁世凯也是终于把这个筹备了将近一年的航空联队掉入苏南地区,准备让其进驻到江北为冯国璋的第二军提供空中支援。

袁世凯和段祺瑞对此是寄予厚望,希望这支花费了大价钱的组建起来的航空联队能够抵消国民军的空中优势,为苏南和皖南地区的北洋军提供空中支援,以及最为重要的空中情报支援。

前线的冯国璋对此是更为注重,早在北洋空军还没有南下之前,他就已经在江北地区修建了一个空军基地准备迎接空军的到来了,当北洋军到达之后,冯国璋更是亲自前往迎接,可见冯国璋对这支航空联队的看重。

去年苏南战事之事,冯国璋对国民军的空军可谓是影响深刻,国民军空军的轰炸和对敌扫射还好,最开始虽然因为没有防空经验而损失了惨重,尤其是重炮团更是被炸毁了好几门的重炮,但是有了被轰炸的经验后,北洋军采购了大批的麦德森轻机枪用于防空,甚至尝试了改装马克沁重机枪用于对空射击,现在冯国璋下属的第二军中已经配备了两个防空营,专门装备麦德森轻机枪和少数改装过的防空重机枪,用于保护军事重地,尤其是炮兵阵地免于国民军的空中轰炸。

但是空中侦查上却是让冯国璋更为无奈,从苏南战事到现在,只要天气许可,国民军的飞机几乎天天都会飞临北洋军的阵地的上空,虽然碍于北洋军可能存在的地面防空火力而不敢降低高度,但是也取得了大量的空中侦查情报,几乎让北洋军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国民军的视线之中。

而相对的北洋军却是对对岸的国民军调动所知不多,只能通过一些公开和潜伏在江南的探子来获知国民军的调动,而这样的情报获知方式来源太过有限,以至于到现在冯国璋都搞不清楚国民军在苏南和皖南的详细军力布置,所知道只是对岸的国民军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详细的调动他根本就不知道。

当陈敬云批准了参谋部的渡江作战计划后,国民军大规模的调动部队,加上又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手段,使得冯国璋根本就搞不清楚对面的国民军正在做什么,只是知道国民军正在大规模调动,而这种调动极有可能是要准备大规模的战事,那就是渡江。而国民军要在那里渡江,在那里主攻却是一无所知。不得已之下他只能让下属各部队加紧防范,尤其是江北到扬州一线的部队更是已经处于战备状态,就等着不知道从哪里发起进攻的国民军来了。

现在航空部队到来后,冯国璋就是把探知国民军调动的希望放在了航空部队上面来。

抵达江北的北洋空军经过三天休整和准备后,终于有两架鸽式飞机升空,随后悠悠晃晃的朝着南边飞机,准备对长江南岸,尤其是南京方向的国民军进行空中侦查。而这两个驾驶鸽式飞机的北洋空军飞行员不知道的是,危险已经能在前方等着他们了。

南京航空基地内,国民军空军处第一联队队长的李屯洋上校此刻正闭着眼享受着午觉呢,他在苏南战事中在任职轰炸中队的中队长,带领指挥了好几次的轰炸行动,摧毁了大量的北洋军火炮和杀伤了众多北洋军人员,可谓是战果辉煌,陈敬云下令筹建空军处的时候,时任航空联队队长的伍世钟升为了空军处少将处长,离职的时候亲自向陈敬云举荐了李屯洋为第一联队队长。

如此,李屯洋就成为了国民军空军的主力部队第一联队的联队长,第一联队是空军处的主力部队,装备有一个侦查中队,一个战斗中队,两个轰炸中队,分别装备国民军空军最新式的d5侦察机,d5a战斗机和b3轰炸机。随着国民军的渡江计划批准后,预期会在安徽以及江苏地区需要大量的空中力量,为此空军处进一步加强了苏南和皖南地区的空军力量。把第一联和第二联队的主要空军力量都集中到了南京基地来,准备对即将到来的安徽战事提供空中支援。至于第三联队尚未成军,只有部分侦查飞机,分别部署在江西和广东,准备对湖南战事提供空中侦查支援。

如此便在南京航空基地中集中了大量的航空部队,除了第一联队的第1侦查中队、第2战斗中队、第3轰炸中队、第4轰炸中队外,还有第二联队的第5侦查中队、第7战斗中队,第8轰炸中队。其中第1侦查中队装备的是d5侦察机,第2战斗中队装备的是d5a战斗机,第3轰炸中队装备的是b3轰炸机,第4轰炸中队装备的b3轰炸机未满编,只有两个小队共8架。第5侦查中队装备的d4侦察机,第7战斗机中队尚未完成满编制,只装备了一个小队4架d5a战斗机,第8轰炸中队装备的是原属第一联队的d4b轰炸机。至于第二联队剩下的第6侦查中队则是部署在安庆基地,装备的是d4侦察机。

如此计算下来,南京航空基地里便集中了20架d5a战斗机,16架d5侦察机、16架d4侦察机,24架b轰炸机,16架d4b轰炸机,总数高达92架各型号飞机。如此大规模的机群迫使得南京基地的占地范围一扩再扩,为了保证南京航空基地的安全,参谋部也不得不调派了一个步兵团专门负责担任航空基地的保卫任务。

就在伍世钟睡觉的时候,北洋军空军的两架鸽式飞机已经飞过了长江,并向南京城上空继续飞来!

----------------

兄弟们高抬贵手,给军阀来几张红票!冰天雪地凌空翻转720°拜谢是不可能的了,雨天能做的就是继续埋首码字回报各位!

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次空战(二) 爆发求月票

北洋空军的两架鸽式飞机从江北一路往南飞,很快的就跨过了长江到达了南京城上空,这两架北洋飞机的到达开始并没有引起南京城中民众的注意,因为国民军空军的飞机只要不是下雨或者大风等恶劣天气,在白天里基本都会起飞飞机除了去长江以北执行侦察任务的侦查机,也有进行训练战斗机和轰炸机,尽管南京空军基地位于南京郊区,距离南京城的居民区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城内的民众还是能够经常看到头顶上有飞机飞来飞去的,开始还觉得新奇,久而久之好奇心也就淡了,毕竟那些飞机哪怕是经过南京城居民区上空的时候也会飞的很高,地面上的人只能看见一个个大风筝一样的东西,根本就看不太清楚,仰头看久了脖子也累。

然而民众们没有太过于注意,但是很多国民军军人,尤其是对飞机略有了解的军官以及少数士兵大门抬头看向了天空上的那两家北洋军飞机后,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两架飞机的异样,那就是这两架鸽式飞机的外形和国民军所装备的多种飞机都不一样,国民军空军的飞机当中,不管是那一种型号,不管是侦察机还是战斗机或者是轰炸机,都是双翼飞机,机翼也很平直,然而现在头顶上的这两架鸽式飞机却是单翼,而且机翼也极为不同。

一开始那些军官们还以为是国民军空军又装备了一种新式飞机呢,但是随着天空上的那两架鸽式飞机为了获取更直观、更详细的情报而降低高度之后,终于有个地面上的国民军军官用望远镜看见了飞机机身桑涂着的五色星标志,看见这个标志后他神色大为惊骇。

要知道南北和谈之后成立中华民国,协定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星为国徽,而身为中央陆军的北洋军使用铁血十九星旗为陆军器,青天白曰旗为海军旗,帽徽使用五色星。然而国民军则是使用红底五色星旗为军旗,同样选择五色星为帽徽,而飞机上的涂装则是选用了军旗涂装,即圆形红底五色星。可谓两军之间除了帽徽是同样的五色星外,其他的都是截然不同,这也是同时期内各军阀部队的通用习惯,基本所有军阀部队都是统一使用五色星为帽徽,而在军旗上就使用以五色旗为主调,加以其他设计后和北洋军以及国旗区分开来。

国民军空军的所有飞机,包括教练机在内都是统一涂装了红底五色星,而只有五色星没有红底的绝不可能是国民军的飞机。

这个少校军官面色大变后,很快就是通过有线电话向上级汇报,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第一指挥部里面,几个国民军的军官迅速的接通了郊区的航空基地的电话。

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军队之间的通讯,陈敬云除了大力的进口无线通讯设备,把无限电报装备到团一级别外,还引进了有线电话用于重要地区的即时短距离通讯,而重要地区指的也就是南京、上海、镇江等这几个苏南重要城市了。有线电话并不是用来进行长距离的通讯,而是只限于城区内各重要部门以及城外郊区的各重要军事机构,比如在大元帅府、第一军指挥部、第二师指挥部、郊区各部队指挥部、郊区的空军基地等,短距离上直接使用电话通讯比使用无线电通讯要快速方便的多。而为了布置南京、镇江、上海三个城市的有限电话的通讯用于军事,国民军为此付出的价格也是极为昂贵的,所有设备都是进口货,连安装都是在洋人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当然花费了这么大代价后陈敬云也是指示福乐电气进行了相关的技术引进,尝试仿制电话系统。

福乐电气现在的主要业务是电力供应,在国民军所控制的各个重要城市里布置电网,然后设立相关的火力或者水力发电机组,提供商业电力,同时为了降低铺设电网的成本以及民众购买进口电力设备比如灯泡,电线的压力,福乐电气也和几家美资企业联合投资,分别在福州和浙江以及上海三处经济开发区兴建了相关工厂,进行电线、灯泡乃至发电机组的研制生产。使得福乐电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力供应以及电力周边设备制造企业,国内的其他电力公司连福乐电气的零头都比不上。

同时福乐电气很早就被陈敬云指示过研制无线电通讯设备,相对比东南钢铁厂仿制研发众多特种材料时的困难和无力,福乐电气对于无线电乃至电力设备等方面的仿制生产却是要简单的多,哪怕是对化工业要求比较严格的电线绝缘材料也在引进了美方技术后迅速投产,只是限于资金和设备的规模,产量不大而已。其他的电力设备在引进了相关的技术图纸后,由于没有太多基础材料方面的制约,所以很快就形成了小规模的量产,福乐电气甚至已经开始仿制建造了大功率发电机组,用于福乐电气自身构筑电网所用。

同样的,无线电通讯设备的仿制也较为顺利,经过历时一年多的研究后,终于成功的在今年四月份仿制出了一台无线电报机,虽然通讯距离比进口的德国货要差一些,故障也多一些,但是总算是弄出来了,成本要比进口货便宜的一些,当即陈敬云就下令军队停止进口同类无线电报机,转而采购福乐电气的产品。一方面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给福乐电气的通讯部门提供一定的盈利,以便让福乐电气下属的通讯部门能够保持良姓循环,继续研发更先进的通讯系统,而不是要福乐电气公司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要知道为了研发仿制这个无线电报机,福乐电气投资的研发资金已经高达二三十万,国民军要是不采购几十台的,他们连成本都收不会来。

鉴于福乐电气在无线电报的成功仿制,陈敬云很自然的也就把有线电话的仿制任务也就交给了他们,实际上中国也找不到第二家企业能够像福乐电气一样聚集那么多电磁方面的专家了,没有相关的专家人才,要仿制任何不过是空话而已。当然,福乐电气要把有线电话系统给研发仿制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现在国民军中部署的军用有线电话系统还是全部用的进口货,而且统一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并且这个有线电话在中国有个英文名字的音译中文词:“德律风!”

陈敬云当然不会让自己用这么拗口的名字,直接称之为‘电话’,陈敬云要这么叫,国民军上下自然不能违背,久而久之‘德律风’这个音译词也就没人说了,全都换成‘电话’。

通过这些极为原始的有线电话通讯,第一军指挥部的几个参谋官们迅速得知了今天南京航空基地虽然有派遣飞机外出侦查,但是早上出发的两架d4机早已经返航,下午的一批两架侦察机还没起飞呢,也就是说,现在南京城上空的这两架可疑飞机不是南京航空基地的。

如此情况下,第一军指挥部部迅速接通了城内以及城外各部队的电话,通知他们进行必要的防空准备。不但通知了第一军驻扎在南京的第二师,还通知了警卫师,让他们准备进行防空作战,并且直接命令南京城内的防空营准备防空作战。

国民军自己的空军发展迅速,而对于野战部队的防空以及要地防空也极为看重,而基于福州兵工厂的技术水平,专门为防空*一种高射机枪是不现实的,也没那个能力,唯一的选择就是和高射机枪发展初期一样,利用现有的机枪改装脚架,加大重机枪的射界和仰角,使得起可以进行对空射击。为此福州兵工厂就利用现有的mg08重机枪,研制了一种高射脚架加装到mg08重机枪上后,使其可以对空射击。思路是和北洋军试图改造重机枪用于对空射击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福州兵工厂的技术能力更强一些,能够专门设计出一个高射脚架出来,而北洋军缺乏类似能力,加上北洋军对国民军的麦德森轻机枪深有感触,而苏南战事的时候国民军的飞机普遍速度慢,飞的也不高,所以就采用了麦德森轻机枪当成防空主力,改装重机枪可是少数部队的临时为之。

由于重机枪产量有限,大批陆军步兵团都还等着重机枪用呢,所以能够用以改造成为对空射击型的mg08机枪数量也有限,到现在国民军一共也不过装备了一个防空营,装备18挺重机枪,配备到了南京担任南京上空的重要地区的防空任务。

南京城内准备着第一次地面防空作战的时候,南京城外的航空基地内也是忙碌了起来,李屯洋得知有北洋军的飞机抵达南京上空的时候,立马就是爬了起来,然后立即命令一个d5a型战斗机小队紧急升空。

四架d5a型战斗机很快就陆续升空,迅速爬升后朝着南京城上空而去,不过几分钟后,带队的战斗机小队长黄飞航就是在远方天际边看见了两个小黑点。

“果然是北洋的飞机!”黄飞航看着远方天边的那两架鸽式飞机,心里默念着:看样子北洋空军已经是成军并且到了江北了,我黄飞航可是等了你们很久了,今天你们就让我体验一把真正的空战吧!

心中如此想着的黄飞航一摇晃机身,然后就是带着身后的三架d5a飞机迅速的扑向了远方的那两架北洋空军鸽式飞机!

-------------------------

为了回报各位订阅支持雨天的朋友,雨天能够做的就是多更新。准备来一场爆发,更新多少不敢保证,总之是能写多少就更新多少!这是今天第二章,雨天正在奋力码字当中,写完即更,按照雨天两到三个小时一章的码字速度,今天预期四章以上,总之写到吐血为止……

爆发求月票拉!要是月票得零蛋那就太丢脸了,兄弟们应该不会让雨天颜面扫地吧!

第三百二十七章 空中决战【 爆发求月票】

黄飞航坐在飞机内,视线透过带着的挡风镜牢牢地盯着前方的两架鸽式飞机,此时的他心跳已经快速上升,握着艹纵杆的手也是有些略微颤抖。

身为国民军空军处内设航校的第一批飞行学员,黄飞航毕业时的成绩并没有名列前茅,甚至还处于靠后的几位里面,当航校的第一批二十多位毕业学员纷纷爬上高位,成为中队长,乃至李屯洋这样的联队长或者是直接到空军处中任高级职位的时候,他依旧还处于空军体系的底层位置,军衔只是上尉,扩编过程中才凭借着老资格当上了第2战斗中队下属的一个小队长。

黄飞航也是个年轻人,现在也不过二十三岁而已,当初环抱着飞翔的梦想从第一师的排长位置退出陆军,加入到空军之后长时间的爬不上去也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毕竟看着当初的同学们一个个成为自己的上司那种感觉并不好过。

然而,现在机会来了!对面就是北洋军的两架飞机,只要自己把这两架飞机打下来,那么就是开创国民军空军空中战斗的先河,这份荣耀绝对会让自己进入到高层的眼中,到时候要升迁的话也会容易的多。毕竟他的资格算是很老了,主要是当时航校毕业时的成绩影响了他的升迁,加上当初苏南战事中空参战的主力也是轰炸机和侦察机部队,当时他身为d4a战斗机的驾驶员根本就没办法捞到什么功劳,反而是那些侦察机和轰炸机的驾驶员们很容易获得升迁,李屯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从最开始的轰炸机驾驶员到轰炸编队的指挥官,再到第一联队的联队长,他的成功例子使得轰炸机部队成为了众多新驾驶员的首选之地,相反这个时候没有凸显出来重要作用的战斗机部队反而是受到了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