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东林陷入颓势(二)(2 / 2)

全球战国 混吃等死 1433 字 1个月前

“这是当然!这是当然!”惊喜的站起身来,对着曹三喜这个白身商人重重行礼后,徐元佐道:“殿下真是太厚待徐家了,如此协议,还有什么考虑的?便是如此,便是如此!”

看着徐元佐在那里一个劲的道谢,曹三喜除了捻须微笑外,其内心也是对太孙殿下佩服不已。

“三喜啊,你这次去崇明沙,对徐家如此如此……需知,我们不能和江南士绅整体为敌,必须拉一批打一批。”

“殿下,分化敌人这个道理属下是懂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拉徐家而不是其他呢?”

“因为徐家在江南士绅里土地最多,钱最多,而进士呢,在徐元春去世后却是没有了。”

“呃……殿下,徐家虽然在官场上处于低迷期,但是到底家大业大啊,我们与其合作?”

“徐家家业再大大得过我们?再说了,我们就是要选大的合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时明代的土地兼并和后汉三国时期不同。

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确实很严重,但和后汉三国时期顶尖的那一百来个大家族拥有的土地“垮州连郡,闭门成市”的超巨规模比起来。明代的土地问题在于:超级大地主极少,中小地主太多。

举例来说,按照《松江府志》记载,有明一代,拥有土地超过十万亩的,有且只有徐家一家。排第二的是七万亩。之后上万亩的不过十七八家。拥有土地在3000-8000亩之间的中大型地主也不过百家。

注意,这里说的是有明一代,也即是说,这些大地主、中大型地主并不是同时存在的。

那么,如此多的土地,大地主只占据了这么点,剩下的去哪里了呢?大量的拥有土地在300至1000亩的中小地主手里。

万历年间,海瑞出任应天巡抚时就曾提到:黄册混乱,要理清土地、户口的变化极为困难。而更困难的是,中小地主实在是太多,一旦一刀切下去,很容易引发全社会的动乱。

所以,在后汉三国时期要整顿土地户籍,最好的方法便是团结一批二三等世家一起去搞那些超级世家,把这些超级世家搞垮了,国家拿到的土地和人口便足够支撑政权了。

可是在明代,就得换一个方法:团结超级大地主,去搞那些中小地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可以把超级大地主催熟成财阀。而把中小地主的土地收归为国有……

在朱由栋把这一计划向曹三喜托盘而出后,曹三喜对太孙殿下的信服毫无疑问又增加了不少。

总之,在曹三喜和徐元佐达成一致协议后。徐家迅速的断掉了对东林书院的资金支持。

人呢,到了一定层面之后,其消息渠道自然会变得广泛。这个曹徐密约到底是什么内容,南京官场上的官员们倒不可能全部知晓。但是在接到曹家船队被连锅端的消息后,家里有海商业务的,人人都感到菊花一紧。

便是东林书院背后最大的金主李三才,在接到这个消息后,也感到后背生凉。

谁都不傻,在看到徐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后居然一声不吭,都可以想到徐家肯定和太孙有了交易。具体交易内容虽然不知,但徐家如此老实,便可以想到太孙的手段是多么的不简单。

具体到李三才来说,他的财源主要是来自漕运,其背后站着的并不是江南士绅,而是淮扬商帮。而漕运,严格来说,操江提督是有权力来清查漕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