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查找最新章节!
孔颖达的响应非常的快,让李宽充分的见识了这个年代也能有高效率。
只不过是几天时间,孔子学院在长安城的地址就已经定下来了,就在国子监附件的一处院落。
而首批参与到孔子学院建设的书院,也从国子监、观狮山书院的基础上,增加了曲江书院和渭水书院。
“长孙兄,观狮山书院和国子监的这次合作,透露出一股诡异啊。”
郑海跟长孙冲刚刚听完渭水书院参与的孔子书院的方案,觉得很是奇怪。
当初李宽在观狮山书院大肆宣传科学,孔颖达在朝中可是没有少弹劾李宽。
没想到有朝一日,李宽跟孔颖达居然搞在了一起,由不得他不感到惊讶。
“这件事情确实比较奇怪,单单从表面上来看,楚王府并不能直接得到什么好处。甚至连孔子书院的修建资金,都是观狮山书院出了大头,国子监象征性的出了点,而我们书院跟曲江书院,则是一文钱没出,只是安排一些教谕而已。
不过,昨天跟我阿耶交流过这个问题,他看问题的角度跟我们有所不同。楚王府在海外的影响力,远飞一般勳贵可比,但是那些蛮夷之地,毕竟是远离大唐。特别是南洋和澳洲,消息传递非常的不方便。
如果楚王府要一直维持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地方的官员和读书人都认同我大唐的儒家文化,按照我们大唐制定的规则去运行整个国家,这样一来,楚王府才可能在这些地方一直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但凡是自己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长孙冲都会去找到自己阿耶询问。
这一点,也算是他的优点了。
“似乎只能用这个解释了,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绝对不是修建几所孔子书院就可以搞定的啊。要让书院里出来的读书人掌握朝政,这个国家才可能真正的认同我们大唐的文化。这个事情,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很难见到效果的。”
将心比心,郑海觉得自己不会去做那么远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
所以如今听了长孙冲的话,他还是觉得有点奇怪。
“确实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但是这比单纯的军事征服要有效的多。军队只能让一个地方短暂的服从,但是压制的越厉害,后面的反弹就会越严重。、
可文化这东西不一样,潜移默化之下,大家对大唐的认同感就上来了,到时候哪怕是我们直接吞并这些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我们不要人家加入大唐,他们还主动的想要成为我们大唐的一个道呢。”
在长孙无忌的理解基础上,长孙冲对於李宽的这个做法的意思有了几分把握。
要不然长孙家也不可能加入孔子书院的发展之中来。
“那倒也是,不说其他的地方,单单说按个倭国,听说很多百姓明知道会被当做奴仆贩卖到大唐,也愿意背井离乡的过来,这其实就是大唐的魅力的一种体现。如果倭国主流的官员都是出生於儒家,那么倭国上下对大唐的认同感肯定会上升一个台阶。”
“没错,所以孔颖达主动找到我们之后,第二天我就同意了渭水书院加入到孔子书院修建计划之中,甚至还可以考虑出一定的资金。为的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让我们长孙家的势力开始进入到海外,免得错过一些重要机会。”
“也是,儒学都已经开始走向海外了,如果我们各自的家族在海外还没有什么据点的话,很可能会错过许多机会,少挣许多的钱财啊。”
……
“陛下,
这是孔子学院的建设计划,进度非常迅速,过几天就会有第一批人前往南高句丽和北高句丽等国,修建首批的五座孔子学院。”自从李宽跟李世民说明过大唐皇家军事学院修建的意义,并且邀请李世民担任院长之后,李世民对於各个书院的修建就变得重视起来。
如今国子监跟观狮山书院等机构合作,要在海外大力修建孔子学院,李世民肯定是非常关心的,所以李忠早早的安排了人把情况了解清楚。
“宽儿曾经跟朕提过草原战略,其中水泥道路的修建以及羊毛、茶叶盐巴的贸易,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了。但是教化胡人的事情,除了在凉州等地修建的蒙学和小学会招募胡人子弟之外,并无其他动作。现在看来,他是要把这一个短板给补上了。”
李世民记忆力很好,知道当初李宽跟自己汇报草原战略的时候的思路。
很显然,在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让草原上的胡人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文化的同化也紧随而来。
“这些年,凉州四周的胡人已经开始习惯了吃米饭、面食,用筷子和住房子,而他们每天就负责养羊。如果不看外貌,他们已经跟草原深处的牧民完全不同了。这些都是西北贸易一直在做的事情,眼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楚王殿下的草原战略,似乎已经慢慢的得到实现。”
李忠作为深受李世民信任的特务头子,自然知道许多东西。
“自从贞观四年药师灭了东突厥,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草原上的局面确实是越来越稳定了。听说凉州那边如今已经是繁华异常的州城,朕也想找个机会去亲眼看一看。总是根据奏折中的信息来做判断,难免也会有出差错的时候。”
此时此刻,李世民生出了巡视大唐的念头。
当初杨广可以三下江南,维持浪费大量的民脂民膏,自己只是为了了解民生疾苦,去凉州、朔州、登州、扬州、杭州等地巡视,也不算什么吧?
实在折腾的话,可以一年去一个地方。
反正有了水泥道路,去凉州也就是十来天的事情,不会对朝政带来太大的冲击。
李世民的心中的这个想法,生出来之后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陛下,巡视各州的事情,属下觉得还是要跟房相等大臣商讨后再做安排。”
这种事情,李忠不敢介入太多,只好把房玄龄等人拉出来当做挡箭牌。
要不然,到时候御史们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让李世民有了出京的想法,那弹劾自己的奏折估计能够堆满陛下的御桌呢。
……
“王爷,那个孔颖达建议我们在各个孔子书院旁边设立一个建议的印刷作坊和造纸作坊,既可以通过这些作坊挣一些钱财,也能降低我们得书籍成本。”
刘界作为观狮山书院的负责人,如今跟孔颖达一起对接,商讨孔子书院的事情。
“所有海外的孔子书院,书籍都必须从长安城运输过去,纸张也不例外。至於印刷作坊的修建,更是提都不用提。”
李宽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孔颖达这是开得什么玩笑!
自己支持他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为的是推广儒学,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能够对大唐产生更多的归属感。
至於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大唐可是掌握了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怎么可能把作坊修建到国外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