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倾斜的天平(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838 字 15天前

英吉利海战,把冯承乾推上了神坛。

在此之前,帝**民只知道,冯承乾大公爵是帝国海军的奠基者,是他一手打造了足以与世界上最强大海军抗衡的公海舰队,也是他让帝国海军成为了一支全球xing海军,更是他亲手设计了多种先进战舰。

只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冯承乾还是一位才华卓著、能力超群的舰队指挥官。

五月二十七日,德皇腓特烈三世亲自来到威廉港,晋升冯承乾为帝国海军元帅。

冯承乾是帝国海军的第三位元帅,前两位是提尔皮茨与希佩尔,只不过他是第一个由德皇亲自授勋的海军元帅。

如此殊荣,立即让冯承乾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当时,德皇还准备授予冯承乾亲王爵位,只是遭到除威廉皇储之外所有皇室成员、特别是维多利亚皇后坚决反对。

对冯承乾来说,是不是亲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英吉利海战已经确定了他在帝国海军、在公海舰队中的地位。虽然提尔皮茨提出,由雷德尔来指挥公海舰队,冯承乾则回帝国海军部,而提尔皮茨则将以年纪过高为由向德皇请辞,让冯承乾担任海军战争大臣,但是冯承乾当即就拒绝了,认为自己留在公海舰队更能发挥作用。不可否认,提尔皮茨是好意,冯承乾在立下战功之后,其在海军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而在海军战争部长的位置上,能够更好的统筹大局。只是提尔皮茨并没有明白冯承乾的心思,即冯承乾不可能永远呆在德意志第二帝国,迟早有一天会离开因此不益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获得殊荣之后,冯承乾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在返回的十六艘主力舰中,没有一艘还能出海。

这下,问题大了。

要知道,在这十六艘主力舰中有十五艘需要进坞维修,而帝国的三大造船厂,总共也就只有八座维修船坞。也就是说,这些战舰就算轮着进坞维修,也要搞两轮,耗时在一年以上。

所幸的是,现实情况没有这么严重。

五月三十日冯承乾把三大造船厂的负责人、总工程师叫了过来,一同讨论了维修战舰的事情。

冯承乾只有一个要求:尽快修复受损战舰帮助公海舰队恢复作战能力。

很快,造船f就拿出了详细的维修方案。

缩短维修时间的办法也很简单,即能够在坞外进行的维修工作都在坞外进行最大限度的缩短进坞维修时间。

只是,具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修好,还得对所有战舰进行全面考察之后才能确定。

六月中旬,三大造船厂给出了确切答复。十六艘主力舰中,受损最为严重的八艘立即进坞维修。不管怎么说进坞维修方便得多。另外八艘则首先进行码头维修,在船坞空出来之后再进坞维修。

这样一来,大概七个月就能修好所有主力舰。

也就是说,要到一九一七年一月底,公海舰队才能恢复作战能力。

严格说来,到一九一六年十月底,也就是首先进坞维修的八艘战列舰修好之后公海舰队就能出海作战。到时候“巴登”号战列舰、

“德夫林格”号与“吕佐”号战列巡洋舰均已建成服役。

现在的问题是,冯承乾得确定维修顺序,即首先维修哪八艘主力舰。

按照造船厂的说法维修战舰的顺序对维修耗时的影响并不大,因此最好由么海舰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排。

那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呢?

冯承乾首先安排“拜仁”号前往伏尔铿造船厂。在所有需要维修的战舰中“拜仁”号排在第一位,因为这艘战舰有战列舰的火力与防护、还有战列巡洋舰的速度,所以实战使用价值最大。

问题是,先修三艘战列巡洋舰,还是先安排战列舰进坞?

对冯承乾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大难题。